首页 > 文章 > 详细信息

《玉博文物大讲堂》第34期|明器亦美 — —三件清代将军罐赏鉴


发布时间:2020年05月02日  阅读:13838

将军罐是明清时期瓷罐的基本造型之一,始见于明嘉靖、万历年间,至清顺治时基本定型,盛行于康熙朝。将军罐,盖一般作宝珠钮,罐身则为直口、丰肩、鼓腹、浅圈足,其因外形酷似头戴战盔、挺胸凸肚的将军,而得名“将军罐”。

对于将军罐的用途,有研究称“其原本为盛殓佛寺僧、尼的骨灰罐,后世逐渐演变成观赏陈设器。”此种说法似与考古资料不符。对照玉林当地收藏的将军罐,其多为墓葬出土,且均为二次葬的骨骸盛器。据光绪二十年《鬱林州志》载鬱林“葬法甚难,鬱地卑薄,下多水蚁,弗得吉地。数年后,棺朽坟塌,水浸蚁食,残及尸骸。子心不忍,用是有捡骸之举”。捡骸之后,则以各式陶瓷器盛之,玉林当地俗称“骨瓮”,将军罐即是其中之一。

将军罐作为玉林丧葬习俗的实物资料,对研究玉林丧葬习俗具有重要价值。玉林市博物馆现收藏清代将军罐三件,且均为出土器,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,现将其一并介绍给大家。

清康熙青花山水纹将军罐,二级文物,口径22厘米,底径28厘米,高59.8厘米,重15883克,1975年12月出土于兴业县石南镇韦鸣村。罐直口短颈,丰肩鼓腹,束胫,浅圈足。盖作宝珠顶钮,出檐。通体豆青釉。罐盖内檐及足沿露胎。盖面绘山水图画,出檐处配以松枝,颈部饰竹枝、竹叶,肩部则绘斜线三角形一周与器身图案做明显分隔。器身采用通景式构图绘山水人物纹,画面中高山耸立,湖水荡漾,庭院深深,层林环绕,二人于庭前洒扫庭除,高楼上一人正极目远眺,尽赏美景,两山间有小桥一座,一人踏桥而行,湖中绘山石芦苇,并渔船两艘,渔夫二人,一人撑篙,一人似在撒网捕鱼,湖畔四角攒尖小亭一座,一人举杆垂钓,悠然自得。此罐青花色泽青翠艳丽,工艺上采用“分水皴”技法,以浓淡不同之青料描绘远山近水,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蕴。

清嘉庆青花云龙纹将军罐  ,口径21.2厘米,底径27.5厘米,高48.5厘米,重12255克,1975年12月出土于玉林市名山镇名山村。罐直口短颈,丰肩,鼓腹下收,浅圈足。通体青花为饰,绘青花海水云龙纹。龙曲体,双目圆睁,须发飘扬,四肢伸张,于云中穿行。龙爪之下,漩涡状波浪一周,汹涌澎湃,又见青花线、点自波浪上方迸出,似水珠激溅,动感十足。

清青花云龙纹将军罐,口径22.6厘米,底径30.5厘米,高60厘米,重10121克,2001年出土于兴业县葵阳镇玉林市白水泥厂。罐身直口、溜肩、鼓腹,平底。盖面隆起,盖顶置宝珠形纽。罐里光素无纹饰,外部青花装饰。罐盖饰海水、云纹,颈部亦绘云纹,罐身饰青花海水云龙纹,龙回首曲体,双目圆睁,须发飘扬,四肢伸张,于云中穿行。龙爪之下,线形波浪在近底处大幅卷起,激起浪花朵朵,又见波浪上方青花点点,似水珠激溅,颇具美感。

三件清代将军罐虽都为冥器,但无论从器型还是纹饰方面都极具美感,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。

 

参观
须知

参观须知
详细须知 点击进入

一、开放时间:每周二至周日的9:00-17:00对外开放,周一闭馆集中学习;节假日、重要活动等特殊情况将提前公告参观时间。

二、本馆对常规展览实行免费参观,观众凭有效证件免费领取门票入馆参观。

三、为保障文物安全,营造文明参观环境,请观众自觉遵守相关规定。

四、如遇我馆重大或临时性活动,须遵从我馆安排。

虚拟
展厅

虚拟展厅
点击进入

本馆提供参观者一个高度互动的3D虚拟现实环境,一种足不出户便如同亲临展会现场的全新体验。

咨询
热线

0775-2682002
团体参观接待预约电话

关注
微信

关注官方微信
顶部